English

简体中文English

2021雪浪大会调研 “一棉标准”的创新内力与数字魄力

时间: 2024-01-07 23:28:04 |   作者: 科技创新

  一根纱穿越时空缝隙,在每一次冲破逆折处愈显坚韧;一匹布承载百年波澜,在飞梭旋转的无数个瞬间终呈锦绣千秋。创建于1919年的无锡一棉是百年民族工业的耀眼“范本”,从“一棉速度”到“一棉标准”,“丝路全球”的背后涌现着一代又一代“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”,“高度专业、高端立足”的抱负历久弥坚。

  2021雪浪大会召开前夕,我们走进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,探析传统纺织业“百年引领”的卓越密码,发掘制造业数字化新思路与新解法,深度求证“从制造业中来,到制造业中去”的永恒命题。

  秉承“世界一流”的百年韬略,无锡一棉从“第二个百年”起点再次华丽起跳,沿着“一带一路”再塑巅峰。

  2018年1月16日,无锡一棉埃塞俄比亚30万锭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,该项目用地40公顷,总投资2.2亿美元,规划建设30万枚纱锭。项目产品定位为中高档纱线,主要配套国内外高档色织、针织、家纺的商品市场,可带动当地3000人就业,实现年出口创汇约2亿美元,最终形成中国建设、一棉模式、非洲生产、全球销售的格局。

  纵观百年一棉,这家企业全球化布局早有谋划。创立之初购买英美先进设备,在20世纪30年代,荣氏企业在全国各大都市均设有支点和联络点,海外也有近则港澳、日本,远则英、德、美等,交易呈全球化布局。

  不谋万世者,不足谋一时;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无锡一棉董事长周晔珺1984年进入一棉工作,在上世纪90年代末,就开展了两项颠覆性的劳动工作法创新,在全国棉纺织行业产生重大影响。从车间一线到企业掌舵者,站在数字化的关口,她一次次将“一把手工程”变成“全员认知”,带领一棉以“工匠精神”为魂,围绕“生产智能化、管理精细化、产品特色化、贸易全球化”谋篇布局,将无锡一棉打造成全球智能纺纱高地。

  千人纱、万人布,纺织业一直被认为是“低端、低效、过剩”的传统产业,但周晔珺坚定认为,“老树也能开新花,传统设备通过技术焕新,会长出新的业态”。

  早在2001年,无锡一棉在全行业率先引进当代国际最先进的紧密纺纱技术,在全行业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探索实践。之后,通过消化移植、自主创新改进,使紧密纺纱技术改造逐年扩展,这一成就,引发了全国棉纺织紧密纺技术的改造热潮,一棉逐步成为“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生产基地”。

  以紧密纺为基础,无锡一棉开展“特高支纱”的研发攻关,取得了一批技术创新发明成果,特别是“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”研究项目,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的2014年度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”,工厂成为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教育部定点的纺织“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”。

  不断更新的技术带来产品的一直在升级,也为无锡一棉实施全球一体化贸易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在国内市场方面,无锡一棉重点开辟批量对标生产,与国内优秀著名企业强强联合。在进军国际市场上,一棉在2005年精梳棉纱向欧盟出口位居全国第一后,进一步拓展印、巴等新兴市场,基本形成了贸易全球化营销格局。

  “试一试有50%的希望,不试一试就是100%的失败。”周晔珺告诉我们,“与时俱进、走在前沿,始终是一棉的自我要求”。

  当全球制造业迈向数字化、智能化,无锡一棉的“创新基因”再次点燃,广泛使用先进的设备直联技术、机器人技术,建立监控中心,集中指挥调度智能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,同步实施管理创新,运用大数据分析模式,管理人、机、物和产品质量,探索与智能化相适应的新的生产管控模式,打造我国纺织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基地。

  走进一棉的智能纺纱车间,已看不到昔日纺纱女工劳碌奔波的景象,十几万个传感器使车间形成智能化生产线网络,实时监控生产状态、产品质量和机组用电信息,一棉万锭用工是国内棉纺业中等水准的1/5,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同种类型的产品售价也高于市场行情报价10%以上。这里的530多台国内外先进的纺织设备满负荷运转,车间里共有13.5万纱锭,却只有100多名工人,万锭用工率在10人左右。24小时不停歇的织机“体征”与生产率,在一棉研究所的电子大屏上清晰可见,解决了以往人工跑车间、盯设备的烦恼。得益于高效管理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双轮驱动,相比上世纪80年代初,一棉员工数减少五分之四,但生产规模却扩大了五倍。

  在周晔珺看来,“中国纺织业始终参与全球竞争,没有一点退路”。2017年起,无锡一棉的智能化改造进入大规模实施,当年,投资1亿多元,在长江车间开始实施6万锭规模的智能化改造。短短一年时间,18台粗细联粗纱机和58台新型细纱机及配套的大部分新型络筒机改造到位。2018年,在全面完成长江6万锭智能化改造的同时,13万锭规模的扬子江车间,结合埃塞俄比亚项目规划的产能转移,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化技术改造,至今已有30多万纱锭完成了智能化改造。

  在一棉的百年展厅里,珍藏着一本上世纪50年代《上海申新统计月报》(“无锡一棉”前身是“申新三厂”),饱经沧桑的“数据”成为纺织行业标准生产系统建设的“火种”。如今,当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,计算成为新的生产动能,“一棉标准”的计算体系正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逐浪全球竞风流。

  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技术支持:网站地图